童星制造:三百万方能培养一个童星?
《爸爸去哪儿第四季》依旧打出童星牌。
《爸爸4》捧红的童星“阿拉蕾”是为素人嘉宾。
经纪人千里早前做的是常规演员经纪。在频繁和剧组接触中,他发现了童星经纪市场的前景和商机,“做成人演员经纪的公司已经差不多饱和,几家大的经纪公司早就有了规模,再怎么也竞争不过他们,而且现在明星们基本上都成立了个人工作室。”而另一方面,在影视行业的规模化和专门化趋势下,细分市场逐渐形成,小孩、老人、动物…特殊“演员”的需求一直不衰,细分市场的专门经纪人应运而生。于是,他成了一名专门从事童星经纪的经纪人。
童星经纪人和普通的明星经纪大体相似,负责旗下艺人的工作接洽、包装和推广。但也有着微妙不同——他的艺人是一群年龄介乎于7岁到12岁不等的小朋友。目前在他的手下经营着十个左右的小童星。除了日常通告,他要负责给孩子们安排培训和练习,“你要了解他,你们俩既像朋友又像兄弟又像同学,又像父子或者父女。”
据千里介绍,其所属的公司在童星经纪行业里“颇具规模”,已有14年的从业资质,目前拥有上百位的签约童星。旗下的麒麟baby曾登过春晚,程可儿出演过多部电视剧。目前人气火爆的偶像组合tfboys中的一名成员和上过春晚名声大噪的童星小宝,都曾在他的公司接受培训。
这些“准童星们”来源不同。有时,童星经纪人甚至需要“上街”去物色合适的素人小朋友们,递上来自“娱乐圈的邀请函”,如今这种情况现已并不常见,因为仅仅是主动报名应选,想要让自己的小孩进入娱乐圈的家长就足够让童星经纪公司们挑花眼。
据千里介绍,每次公司选拔新人都会接到数百名的小孩资料,他们一般会安排四到五轮的面试,才能最终挑选出适合的小朋友。“选择的标准第一当然是颜值,帅的、漂亮的或者是可爱的、招人喜欢的,第二个就是心理素质。”
儿童特摄剧导演董艳萍同样感受到来自家长和孩子们的热情。因为题材特殊,她执导的作品多以儿童演员为主,面向的也主要是儿童市场,之前由她执导的儿童特摄剧《舞法天女》曾在微博引发热议。“以前找小朋友还是挺难找的,因为家长不太愿意。有一些家长认为这个圈子是一个大染缸。”现在来应征小演员的数量激增,每次试镜都有上百个报名者。“这五六年可能是自媒体的缘故吧,80后的家长自己都想成网红、想被关注,这可能是一个全民心态。他们看到同龄的小朋友都很好,被关注被喜欢,他们也希望有这样的机会。”董艳萍将这个现象归结为“市场细分后带来的需求”。
与此同时,为了让孩子成为小明星,家长们往往不计成本和投入,只为了让自己的小孩成为小明星。而童星经纪公司的出现则给这些家长们的期望找到了出口。
麒麟baby(资料图片)
有媒体统计,目前北京有涉及“童星培训”大大小小多达到几十家,而其中拥有正规培训资质的公司并不多(据资料,一般培训类机构至少要具备经教育部门审核、批准的培训资质,以及工商部门审批的营业资质,由物价部门核定收费标准,相关教师、导师也要具备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具备娱乐圈资源的更是少之又少。而其中也存在不少以牟利为目的的“黑心经纪公司”。此前曾有不少家长花巨资却遭遇骗局的报道,“家长斥资40万只得到一张唱片”、“家长带孩子参加童星训练班,却被各种以培训为名义要求上缴费用”等新闻屡见报端。
经纪人千里承认这个行业确实“鱼龙混杂”:“可能正儿八经的童星经纪公司,连十家,不,连五家都不到。”而这些“假经纪公司”通常只是从孩子们身上榨取经济利益,对于所谓“造星”只字未提。“说白了,(家长)只是花高价报了一个培训班,对方根本不可能给你接到通告和活动”,有业内人士透露表示。
另一方面,这些不正规的培训机构往往会设立名目巧立的收费项目,甚至为了能向家长收取高额费用,故意在选拔中淘汰一些小朋友,紧接着以“培训后可以推成小明星”的名目,诱惑家长砸钱参加课程培训,这些课程价格动辄上千上万。
如何分辨这些真假混杂的童星经纪公司?千里表示,再正规的童星经纪公司,对于有潜力的小朋友,通常会主动承担培训的费用。有时候也会向家长收取一些培训费用,这种情况发生在“那些已经在选拔中被淘汰了,但家长们又抱着强烈的一定要孩子入行的愿望”,他们可以继续留下孩子,但培训的费用需要家长自理。千里将自己的公司区别于那些“不良”公司,并一再强调并不靠家长的钱盈利,甚至公司还会赔钱进去。据他介绍,将一个素人小孩成功推成小明星,通常需要投入几百万的培养成本,而公司基本上承担了三分之二的费用,相比之下,家长们的投入已经相当划算。
在相关某吧中,来自网友的发言(图片截自网络)
而现下的童星经纪公司的造星流水线模式大抵有如下几个步骤:
第一阶段为培养,孩子们根据公司的规划参加声乐、乐器、表演等课程,以达到“艺人”的基础要求,千里透露,“光培养声台形表都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除了日常的校园课程之外,这些小朋友们面临密密麻麻的培训课程和通告行程。“童星这条路真的是不好走,也是比较辛苦比较累的。”
接下来则是包装阶段,推送孩子们上活动,制造标签和话题。等培训和包装完,经纪公司就开始给小童星们接活动做宣传和推广。“包装和宣传加后期的市场推广才是最重要的”,经纪公司会为这些小童星们进行形象包装和策划,并有专业的通稿渠道来对小童星们进行宣传,而这方面才是最大的开支部分。千里举了一个例子:倘若培养一个小童星需要花费三百万,公司可能就会承担200到250万。而按照这样的算法,这对一个拥有近百位小童星的经纪公司来说,光包装投入就是笔巨大的开支。
当然,并非每个小童星都可以得到公司这样的力捧,资源总是会倾斜给条件更好的“艺人”。但总的来说,这仍是一项耗资不菲的投资,并且可能大部分小童星的收入根本无法填补这项投入。
程可儿(资料图片)
童星经纪公司真正赚钱的部分可能并非来自于童星们的片酬收入,而是通过将这些艺人资源进行变卖或者套现,“比如,我们自己也会投资和制作这种以儿童为主导的影视剧和综艺节目,那我们就有了天然的艺人资源,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千里介绍。在影视剧和综艺节目火热,但演员片酬动辄天价的当下,自己拥有艺人资源无疑可以节省大量成本。而且,面向儿童的市场本身具有无限可能,细分市场的影视剧和综艺节目的潜能似乎也值得期待,更有业内人士向新浪娱乐这样形容“每天多少广告,就像奶粉、尿不湿、服装……好多赞助。”
另一种形式不常见,却更具有“商业交易的味道”:在童星经纪公司通过选拔培训和操盘推动下,一些小童星们有了一定知名度后,往往会经历“被挖角”和“类似于转会形式”的挪腾。某童星经纪公司曾经一手培养和挖掘了知名童星Y和X,前者后来几经辗转被某以偶像养成著称的国内经纪公司挖走,并成为目前国内最热的人气偶像组合成员。而后者在该经纪公司的操作下登上了春晚,成为了名气不小的童星后,自立了门户。目前,这两位“小童星”的身价不可同日而语,但该经纪人对放走这些潜力股却并不觉得可惜。“他在之前所有的东西都是我们公司给他的,包括他的培养,他的舞蹈,包括前期的那些活动和铺垫,不然(后来)的公司怎么选中他呢?” 他说,“就像运动员转会一样,我们当时也收取了一些转会费。”
而一个童星为了更多的获得机会,会挂靠在多个童星经纪旗下的情况也是有发生,“就像一套房子可能有好几个房产中介,我们碰到过好几个经纪人都有同一个小孩的资料。”温若寒说,“不像普通的演员,一个经纪人就负责一个艺人。”
而一个童星为了更多的获得机会,会挂靠在多个童星经纪旗下的情况也是有发生。温若寒也表示,“就像一套房子可能有好几个房产中介,我们碰到过好几个经纪人都有同一个小孩的资料。”“不像普通的演员,一个经纪人就负责一个艺人。”
电池能用多久?电池工作原理及电池尺寸、类型介绍
丰胸的手感和真胸一样吗?会不会摸到硅胶假体?